HomePrayers

Prayers

“Who is my neighbour?”

Good morning everyone, we are the representatives of Dance Club, and the theme of this month is “respect differences, treat others with tolerance”. we all carry invisible lines in our minds, dividing “us” from “them.” We often walk past need, finding reasons not to get involved. But what if our true character is measured not […]

“Who is my neighbour?” Read More »

聖方濟各禱詞

今個月的主題是「求同存異,待人以寬」,而今天我正想跟大家分享一首我很喜歡的禱文,就是「聖方濟各禱詞」。 相信我們每個人都是喜愛和平,是締造和平的人。然而,在俗世中總會有矛盾、紛爭的地方,我們可以怎樣做呢?在這首禱詞中,正正教導我們要有「求同存異」之心,要學會在充滿憎恨、疑慮、黑暗的地方中播下不同的種子,提醒我們要主動成為宣揚和平的工具,要學會「求同存異」。 正如我們要在滿是憎恨的地方,播下寬恕的種子:這可說是待人以寬的最高境界,在充滿敵意、憎恨的「相異」之處,叫我們選擇主動播下寬恕的種子,這可說是個「愛德」的行動,試想想,要寬恕包容一個教你憎恨到不得已的人或事,那豈會是一件易事呢? 再如在滿是疑慮的地方,播下信心的種子:人與人的相處中,往往因為意見的不同而產生懷疑、不信任,在這裡,天主提醒我們要以信任和誠信來回應彼此,好能建立共同的信任基礎。 接著在滿是黑暗的地方,播下光明的種子:這裡所指的黑暗該不只是自然現象中的漆黑,亦可以理解為人與人之間的隔閡、誤解,若果我們能夠主動尋求解決的辦法,願意照亮彼此,光明的路自然就在面前。 可見這幾句禱詞提醒了我們要在分歧「存異」的事上,積極地尋找共同的連結「求同」,達至「求同存異」。 而禱詞的下半部分,也告訴著「待人以寬」的可貴。 因為我們「不企求他人的安慰」、「不企求他人的諒解」,只求「安慰」、「諒解」他人,許多時候,衝突、矛盾和紛爭都是源於對個人觀點的堅持和不退讓,我們時常要求別人聽自己、跟從自己,而忽視了去聆聽和了解別人,而這兩句正好提醒我們要學會包容,並以寬容的心看待別人,這樣一來,我們便能有所收穫,因為不計較,亦因為願意付出,自然能消融人與人之間的壁壘、隔閡,亦能為自己帶來內心的平安。 各位同學,要真正做到「求同存異,待人以寬」也許並不容易,但願當我們細讀這首禱詞時,能時刻提醒我們在俗世的紛爭和矛盾中,能彼此寬待,在不同的意見中能彼此包容,一起成為「締造和平」的使者。   Ms WY Lam

聖方濟各禱詞 Read More »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6周年

校長、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共:早晨! 同學A:(同學B),你知道十月一日是什麼日子嗎? 同學B:我當然知道啦,不就是香港的公眾假期,我們不用上學,真好呢! 同學A:不僅如此,十月一日還是我們偉大祖國 ─ 中國的國慶。每年的十月一日,是我們全體中華兒女共同的節日,是我們回顧歷史、展望未來的重要日子。在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主席站在天安門城樓上,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這一聲令下,標示著中國結束了長期的戰亂和動蕩,迎來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新時代。那我問你,你知道中國這76年來的發展嗎? 同學B:我當然知道啦!步入21世紀,我們的祖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自1979年改革開放開始,中國以驚人速度實現了經濟飛躍,現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從高速鐵路覆蓋全國,到5G技術領先全球,從載人航天到深海探測。我們在科技創新方面均有重大突破。加上九月初的閱兵,各項武備及方隊,均展現我國軍事方面的新領域。此外,新能源和環保產業蓬勃發展,為可持續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同學A:不過,偉大的祖國依然面臨許多複雜的挑戰。一方面,全球經濟形勢不穩定,中美貿易戰讓中國的發展放緩,另一方面,西方為中國打造的晶片技術壁壘也令科技創新面臨壓力,你知道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作為年輕一代的我們,應該怎樣做呢? 同學B:當然知道啦!我們應該深刻認識自己的責任和使命。培養良好的品德修養,保持愛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積極傳承中華文化。我們也要關心國家大事,了解國際形勢,增強法治意識和公民意識,成為有擔當的國家棟樑。當然,回應本月學校主題,律己自強,只有嚴於律己,他日才可成為有用之人,貢獻國家。 Chinese History Club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6周年 Read More »

Success does not come overnight

I think most of you know who Thomas Edison is. Yes, he is the scientist who invented light bulbs. However, do you know how many failures Thomas Edison had encountered before he finally found out that carbonized bamboo filament can emit light steadily by electricity ? The answer is more than 1600. Many times, we

Success does not come overnight Read More »

To become the best version of yourself

The skill of self-disciplin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life skills that everyone should develop. If we don’t cultivate it, many problems may arise, such as health issues, clutter, and overwhelming stress. However, before taking action, we often struggle to find the motivation to begin thinking critically about ourselves. Most of us don’t want

To become the best version of yourself Read More »

徐甘弟大(Candida Xu)—早期中國教會的「女柱石」

早晨,今日我想問一問大家,特別是中一同學,有否在一樓近小賣部的樓梯邊,發現一幅油畫,上面寫上徐甘弟大呢?大家又有否聽過她的名字?今天,我想同大家分享她的故事。 徐甘弟大,大家當然不認識,但數學中的幾何 – Geometry,數學書應該會見過。原來中國在明朝時,傳教士利瑪竇和中國大儒徐光啟已一同翻譯西學書籍,當中他們更合譯了一書,名叫《幾何原本》。而徐光啟的孫女,便是徐甘弟大了。而徐氏一家是天主教徒,因此徐甘弟大便是她的領洗後的名字,她一生樂善好施,對教會的貢獻甚大,被後世稱為「中國女柱石」。在她身上,除了見證了慈愛,亦體現到自律的精神。 她的一生努力幫助神父傳福音,以手工與節儉,將省下的金錢幫助教會。她天天在家中刺花繡綿,再拿出去賣,以供養教士、救濟窮人、建聖堂祈禱。因此,在上海松江一帶,便先後建造了大堂九十座、小堂四十座,都是徐甘弟大贊助而成的。 透過徐甘弟大的事跡,我們可以看到一位女子的堅持、自律,只是單靠做刺繡,便可以供養教士,甚至建造教堂。因此,同學們,希望大家不要看輕今天的自己,只要大家自律、自強,終能有一番成就。 Ms Chan KY

徐甘弟大(Candida Xu)—早期中國教會的「女柱石」 Read More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