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School LifeAcademicThe CurriculumSubjects of STCCitizenship, Economics and Society

Citizenship, Economics and Society

公民、經濟與社會(中一至中三)

CURRICULUM AIMS

根據教育局文件,公民、經濟與社會(中一至中三)的宗旨是:

  • 幫助學生正面認識自己,提升能力以應付日常和未來的挑戰,把握機遇,並追求目標及實踐抱負;
  • 培育學生成為有識見及負責任的公民,尊重法治、認同國民身份,並為社會和國家的福祉作出貢獻;
  • 加強學生對國家和本地的經濟和社會事務的認識, 培養家國情懷;
  • 幫助學生了解國家, 加強國家觀念和對國家的歸屬感; 以及
  • 培養學生對本地、國家及當代世界的課題的關注,明白我國及其他國家如何透過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性問題, 拓闊世界視野。

根據教育局文件,公民、經濟與社會(中一至中三)的學習目標是預期學生能夠:知識和理解方面

  • 根據正確、建基於事實的資訊進行討論, 以對課題建立整全、客觀的認識;
  • 了解、接納、欣賞自己和別人, 過健康、積極、有意義的生活;
  • 了解個人在社會和國家的角色和權責,包括尊重法治、遵守法律、履行公民責任;
  • 掌握正確的個人理財知識;
  • 了解政府管理公共資源的基本原則和公共財政政策;
  • 了解國家和香港經濟的特點和概況;
  • 明白《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憲法》) 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基本法》) 共同構成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憲制基礎, 並了解《基本法》規定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政治體制的基本特點;
  • 了解國家政治體制的基本特點;
  • 認識國家安全的含意,明白《香港國安法》對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性;
  • 了解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繫和相互依存的關係,明白應對全球性問題需要各國互相合作;

技能方面

  • 建基小學階段的學習, 進一步發展各種生活技能;
  • 反思個人行為, 持守和踐行正確價值觀, 加強自我改進的能力;
  • 發展維持良好人際關係的技能;
  • 發展處理和詮釋與經濟表現指標和趨勢相關的數據、統計表及資料的能力;
  • 對配合課程、已成熟的當代課題作出具識見的分析及合乎法理情的判斷;
  • 發展和綜合應用各項共通能力,包括溝通能力、數學能力、運用資訊科技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自學能力、協作能力、慎思明辨能力、創造力和解決問題能力。

價值觀和態度方面

  • 重視家庭的價值;
  • 理解、尊重和欣賞不同的文化、觀點及生活方式,支持多元共融社會的發展;
  • 發展和培養恰當的金錢價值觀和理財態度;
  • 關心社會,以理性、守法和負責任的態度服務社區,以及在日後為社會的建設和發展作出貢獻;
  • 認同國民身份, 加強國家觀念, 關心國家發展, 以及在日後為國家的建設和發展作出貢獻;
  • 具備世界視野, 關心人類共同福祉; 以及
  • 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態度,成為對社會、國家和世界有認識、負責任的公民。

(節錄自《公民、經濟與社會(中一至中三)課程大綱 (2022年10月) 》)

SYLLABUS

級別單元主題
  中一單元 1.1 自我理解與生活技能 單元 1.2 人際關係與社會共融 單元 1.3 理財教育 單元 1.4 權利與義務
  中二單元 2.1 跨越成長挑戰 單元 2.2 香港特區的管治 單元 2.3 香港的公共財政 單元 2.4 香港的經濟表現及人力資源
中三(將於 2026-2027 年度開辧)

ASSESSMENT DESIGN

級別項目(佔分比例)詳情
            上學期考試(80%)包含多項選擇題及配對題、填充題、資料回應題
持續性評估 20%)工作紙課文內容包含多項選擇題、是非題、填充題、配對題、短答題及資料回應題。
(2) 網上小測 關於課文內容或預先佈置課外讀物以多項選擇題為主
                下學期
考試(70%)包含多項選擇題及配對題、填充題、資料回應題
      持續性評估 (20%)工作紙課文內容包含多項選擇題、是非題、填充題、配對題、短答題及資料回應題。
(2) 網上小測 關於課文內容或預先佈置課外讀物以多項選擇題為主
  專題研習(10%)由科任老師根據課程內容設訂題目,以鼓勵學生發掘自身興趣,主動探索,並增加對香港、國家及全球發展的關注和理解。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