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Prayers松島的「寺廟零食俱樂部」

松島的「寺廟零食俱樂部」

早晨。今日想跟大家分享一個網上看到故事。

有一位來自日本奈良的和尚,他名叫松島,他沒有甚麼了不起的背景,亦不懂高天的科技,但他卻是「全日本最好設計大獎」的得主。故事發生在2013年,當時他看到新聞︰一名單親媽媽和她三歲的孩子,餓死在公寓之中;而警察在現場發現,家中的水電煤氣早已因欠費被切斷,冰箱中除了小袋食鹽便空無一物,屋內見到一封道歉信,寫著︰「對不起,孩子,媽媽不能夠讓你吃飽。」

很難想像,即使發達如日本的國家,依然有婦女和兒童,因貧窮而吃不起飯,活活餓死。同樣地,松島也從未想過這問題。於是,他開始思考自己到底能做點什麼,幫助這些正在受苦的人。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和觀察,他想到寺廟裡有很多被浪費的供品。因為在傳統宗教的觀念裏,民眾獻上的供品都是屬於神明的,這些食物通常送進寺廟後並沒有人吃,等到放壞了就被扔掉。所以,他下定決心隨即發起「寺廟零食俱樂部」的行動,將這些供品,轉贈給那些連一日三餐都難以負擔的單親家庭。

可能許多人會疑問,將寺廟的供品轉贈他人,這不是對神明不敬嗎?但松島卻十分堅持,他說:「將人們獻上的供品,回饋給在社會裡生活疾苦的人們,相信這是我們應該做的事,神明也會感到開心的!」從松島開始發起這行動到現在,他們一直不斷地向貧困兒童和單親家庭提供支援。在「俱樂部」全員的共同努力下,已經累計有超過10萬多人獲得了援助。正是這樣的善意與溫暖,讓「寺廟零食俱樂部」獲得了「2018年度全日本最好設計大獎」。許多人在驚訝的同時,也恍然大悟,原來世間最好的設計是「人性的溫度」,而最美的藝術就是「愛與善良」。

回想起生活中,我們有沒有因單純一個善良的想法而以行動幫助身邊的人?今個月的主題為「珍惜生命」,但其實甚麼才算是珍惜呢?原來願意接納生命的轉變,肯定他人生命的價值,向他人分享所擁有的,都可算是「珍惜」的一種。就好似松島的故事一樣,因著一份愛與善良,珍視他人的生命,而願意盡自己最小的力量去幫助社會上最弱小的兄弟,關心他們的需要。

教宗方濟各曾經講過︰「四旬期正要求我們抵拒那些因自私、狹隘的野心和無聲的冷漠所產生的窒息,抵拒那些因冷漠和認為別人的生命與我無關的態度,抵拒那些說毫無意義的空話、粗魯和不加思考的批評,以及草率分析而對生命所造成的玷污。」作為人,天主特別所創造的物種,我們更應比其他受造物懂得愛近人,愛生命。話說回來,在這四旬期中我們又有否持著克己精神,多些關心身邊的人呢?


Ms Poon WK
15 March 2023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