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Prayers崇德人要做「善良和行善的人」

崇德人要做「善良和行善的人」

我們今學年上半年的早會,主題重點就是格林多人前書第十三章,有歇愛的金科玉律。教宗方濟各早於2016年世界主教會議後,頒佈宗座勸諭《愛的喜樂》論家庭之愛;而勸諭第四章亦是選用了這段段聖經。而我們學校這個月早會重點就是格前第四節既的第二句:愛是慈祥的( Love is Kind)。
它指出「愛」鼓勵我們做一個「善良和行善的人」,強調愛的主動性就是「慈祥的態度」。

慈祥的愛激勵「人與人之間的充滿動態和創意的互動」,推動人向其他人伸出援手。所以,這樣的愛,就不是停留在某種感覺上,也不只限於言語上的表達。就如聖依納爵‧羅耀拉說:「愛是行動上彰顯,言語其次。」慈祥的愛使人體驗到施予的喜樂。不問回報,只想在付出及服事的過程裏,體會到自己要如同師傅耶穌那樣慷慨地交出自己,希望與祂一同前進。
試想想⋯⋯

「學校有這麽多人!總有人去做,不用我啊!我是small potato。」

「我什麼都不懂!你告訴或教我怎樣做,否則我不會做的!」

「為何總是找我呢?又要我們這一班同學負責?」

無論在學校或家中也可能一樣,如果想大家開心成長,一起生活,各人要怎樣?當同學比較,計算大家的付出,學校會變成怎樣呢?學校裡面不同的人,恩賜和能力不一樣,其處境、困難和擔子亦不盡相同。當下次心裏傳來「何必偏偏選中我時?」時,也聽聽心裏有否也傳來耶穌的聲音:「因為你仁慈和善良,所以我想邀請你跟我、跟大家一起合作啊!」

檢視反省

在參學校服務時,我有否比較或計較?我心裏會想到甚麼?

慈祥的愛是互動的,我要在哪些方面作出改變? (例如善良、行善、主動、動態、創意、洞察力、伸出援手、不問回報、喜樂、慷慨等)

為激勵我作為崇德人,就要做「善良和行善的人」,我需要做些甚麼?

讓我們一同祈禱:

主耶穌,感謝祢讓我成為學校的一份子,讓我在崇德書院成長。

為我未能主動地去愛、去服務,請求祢寬恕我。

為我能夠以慈祥的態度來對待他人,我獻上衷心的感恩。

主耶穌,讓我明白不只在言語上表達一份慈祥,更要在行動上、創意上、與

人交往的互動裏,表示真誠的慷慨,願意不問收獲,並常常體會施予的喜樂。

祢是天主,永生永王。亞孟。


校監李志源神父
二零二二年十月十二日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