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Prayers國家幫助貧窮地區脫貧的工作

國家幫助貧窮地區脫貧的工作

五月分早禱的主題是「關懷弱小」,提到關懷弱小就不能不提及我們國家如何幫助貧窮人民脫貧,所以今天早上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國家幫助貧窮地區脫貧的工作。

大家知道如何界定貧窮嗎?中國又有多少貧窮人口?給大家五秒時間想一想。

聯合國在內的許多國際組織,針對「貧窮」下了一個「1天生活費不到1.9美元(約合人民幣12.31元/ 14.8港元),即是生活在赤貧狀態」的量化定義。按這計算,中國的貧窮人口有9899萬,在衆多國家中,中國貧困人口數量仍居世界第四位,僅低於印度、尼日利亞和剛果民主共和國。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積極解決貧窮問題;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十八大(2012年)上任後,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開展「脫貧攻堅戰」,提出要在2020年,實現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保障貧困人口的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安全,並在國家標準下,實現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等目標。

究竟國家是如何幫助人民脫貧,以下我會分享一段《無窮之路》 (請開啟新分頁) 節目短片,當中大家可以看到中國政府如何以「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方法來協助廣西平窮山區脫貧。

其實精准扶貧展開八年,不同貧窮地區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是因為全國有300多萬像片段中的謝萬舉先生這些扶貧書記於脫貧路上付出了他們的青春、血汗與精力,也有一些扶貧書記付上了自己生命。據統計,全國有1800位扶貧書記幹部於過去幾年扶貧工作期間因天災、意外或者撈疾而死亡。這些都體現出我們國家為人民付出的關懷和愛,希望人民能過得上美好的生活。

謝萬擧與他的助理Nico不辭勞苦在村內工作,為貧困山區居民提供食物物資,亦幫助居民改善基礎建設、道路、水電,不斷為人民付出。雖然Nico與村民之間語言不通,但也能感受到村民的快樂。當Nico看見居民滿心歡喜的樣子,他自己亦非常高興,這就是聖經所說「施比授更有福」的意思。

其實聯合國也有一個可持續發展目標,就是希望可以於2030年前消除全世界一切形式的貧窮。中國更是早於十年前即是於2020年已經全面脫貧。但亦不代表這條無窮之路來到終點,中國脫貧標準與國際水平仍有一定距離,如何讓我們國家的人民不再返貧,這便是我們國家要繼續思考的課題。希望同學能繼續認識並多主動了解國家扶貧的工作,有機會也可參與其中。


Ms. Koo W. C.
6 May 2022

Scroll to Top